What|什麼是玻尿酸關節注射?
爸媽膝蓋痛怎麼辦?看了好捨不得,老人家一到雨天就哀聲嘆氣,上下個樓梯都要扶著牆壁慢慢來,還怕他們摔倒……
又不願意動手術,動手術也有風險,總不能只吃止痛藥不治療吧?就沒有什麼更溫和的方式嗎?
——有。

玻尿酸關節注射,是一種已經被研究證實有效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的治療方式,而且有健保給付(需符合特定資格)。
從1989年,就有學者在研究如何利用玻尿酸來治療退化性關節炎,希望透過這種方式舒緩病狀帶來的疼痛與不適。

讓我們一起來釐清你在意的地方👇
玻尿酸有什麼用?那不是醫美在用的嗎?
❌玻尿酸常常被認為只是醫美詞彙,但其實不是喔!
玻尿酸是一種本來就存在於我們體內的天然保濕因子,不僅僅是作用在肌膚,玻尿酸也可以幫助我們維持關節的健康。
- 玻尿酸在軟骨基質中是重要成分之一,會與 Aggrecan等蛋白聚醣結合,形成高吸水的緩衝結構,有助於軟骨在走動的壓力下能吸收衝擊、維持彈性。
- 玻尿酸目前已被認可具有一定程度的止痛效果,主要是透過抑制發炎物質,並透過潤滑與改善關節內環境來間接降低痛感。但它不是止痛藥,而是跟給車子上油一樣,起到保養及潤滑的效果。
隨著年紀增長,玻尿酸也會無情地流失,這也是為什麼長輩容易關節疼痛,因為在關節腔內充當潤滑劑跟緩衝墊的玻尿酸減少了!
既然減少,那就補充回來吧——但是還有一些問題,這真的安全嗎?有那麼簡單嗎?
這當然是有前提的。
如果要注射玻尿酸治療膝蓋,最好在第2級、第3級退化性關節炎時就打,才有明顯成效。
什麼是退化性關節炎?
一聽到退化這個字,就讓人感到憂慮,既然已經退化,那是不是就沒救了?
關節炎是常見的疾病,主要成因是軟骨磨損退化。
我們都知道關節軟骨覆蓋在骨頭末端,用來減緩身體走動時的重量跟震動,降低骨頭之間的摩擦,軟骨細胞會重生,但是隨著年紀或是肥胖、骨折等因素,軟骨的結構就會開始慢慢脆化,最後就因為重生速度下降,趕不上磨損速度,無法再保護關節了。

而當軟骨無法再保護關節,骨頭就會開始硬碰硬(bone-on-bone contact),不只疼痛,還波及滑膜與關節腔周遭的組織,導致受傷發炎,發炎又引起惡性循環,關節退化就會日趨嚴重,造成退化性關節炎。而且可能會產生老一輩常說的「骨刺」(Osteophyte),骨刺其實是身體為了自我修復而出現的增生物質,是一種正常的修復反應——雖然骨刺不是壞東西,但如果壓迫到神經或其他組織,就會感到異常疼痛。
除了玻尿酸注射,復健與運動也是治療、延遲退化的關鍵。如果不及時採取行動,久了關節就會摩擦得更厲害,到最後不是痛到只能吃止痛藥度日,就是要換人工關節……不便行走對身體的傷害遠超出你我想像,牽一髮動全身,況且是乘載人體重量的部位呢?
讓我們看看黃瑽寧醫師怎麼說:
不能行走的傷害超可怕!在「人生」的高速公路上拋錨的無助感
不能走不就是坐在椅子上而已嗎?人體部位會互相牽連,就像是如果你今天下屬出包,整個專案都會跟著延誤,嚴重的話,還會導致客戶失去信任、資源跑掉。
人體也是一樣的,腳之所以被喻為第二個心臟,是因為在走動的時候會維持身體所需的新陳代謝、血液流動,對維持全身器官健康是很重要的。
有個說法是「多運動,身心健康」,那反過來說,如果你動不了呢?部分研究指出,血液循環與多巴胺等神經傳導物質的代謝相關,如果循環不良,可能導神經調節系統功能下降,進而影響情緒、認知功能和身體的協調性。
這可能導致
- 疲勞
- 注意力不集中
- 情緒低落
- 記憶力下降
- 血液循環不良
- 可能導致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
根據美國心臟協會期刊《Circulation》上這篇名為「Exercise and Cardiovascular Health」的論文,長期缺乏身體活動,與多種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臟衰竭)有顯著關聯,久坐已被視為五大危險因子之一,並證實運動能有效降低相關疾病發生機率。
❌這不是危言聳聽!
在疫情情間有不少人不能出門,也不能去健身房,終日待在家中追劇、打遊戲,多多少少會感到體能有所下降、心情好像也沒以前那麼舒暢……這就是因為運動量影響到血流量!
血流量影響到多巴胺分泌,多巴胺分泌影響到心情……而且跟疫情不同,疫情是大趨勢,無可奈何,可是個人的關節問題呢?這是可以趁早治療改善的事情。
而且不良於行不僅是生理不便、容易受傷,也會帶給當事人一種很深的挫折感,不自由、無能為力、自我認同與價值感降低,因此有些長輩脾氣會變得暴躁,影響到家庭關係,而身體與環境造成的心理壓力,又會反過來影響到身體,形成惡性循環。
Why|打玻尿酸可以做什麼?會有風險嗎?
玻尿酸可以潤滑關節、改善關節滑液品質,被廣泛應用於退化性關節炎的治療。

以下是玻尿酸注射關節的主要優點:
- 好處1:安全性高,副作用低。
- 好處2:人體可以自行吸收。
- 好處3:成效迅速,多數情況約一至二周見效(依個人體質有所落差)。
- 好處4:減少關節的摩擦震動,降低不適與疼痛。玻尿酸可以提供潤滑與緩衝,幫助吸收關節壓力。
- 好處5:部分研究指出玻尿酸可以保護軟骨,並具備減緩軟骨退化的潛力。
- 好處6:抑制發炎激素(如IL-1β、TNF-α),降低患部腫脹狀況。
- 好處7:有助於提供關節修復的緩衝時間。
- 好處8:對關節疼痛有幫助,可減輕因長期服用傳統止痛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對內臟造成的傷害。
部分研究指出:玻尿酸可能促進滑液分泌,但仍需數據與時間佐證。
打玻尿酸打到要換人工關節?!
別緊張!讓我們先理解這件事情是怎麼發生的。
假設在治療過後,患者覺得「天啊我又勇起來了」,接著繼續從事高危險性的生活習慣,不注意關節負荷,原先玻尿酸只是填補房屋漏洞,讓天花板不會漏水,還沒來得及加強防固--一陣狂風暴雨,天花板又塌了。
退化性關節炎是正常老化的過程。注射玻尿酸是為了改善膝蓋狀況、延緩退化,減緩發炎疼痛,並避免軟骨因為外力而過度損害,可是如果平常沒有好好復健,保持預防關節傷害的意識,或是誤以為不痛就是痊癒,忽略關節仍在退化的事實,很容易就因不當運動,導致關節受傷得更嚴重。
另外玻尿酸在症狀輕的患者身上效果較好,如果關節炎已經變得非常嚴重,玻尿酸的幫助也有限,實際依個人體質而異,但無論如何都要在日常生活中就注重關節保健。
對於退化性關節炎,除了玻尿酸的注射治療,平日裡仍要搭配物理治療及復健,像是肌力訓練、伸展運動都有幫助,也可以利用護膝、拐杖等輔具來降低日常生活的壓力損傷。
Who|哪些人符合健保資格?
要符合健保資格,需要同時符合以下要點:
- 限診斷為退化性膝關節炎者(肩膀、髖關節及其他部位不在健保給付範圍)
- 在同一間診所/醫院持續就診、治療半年後,經醫師評估狀況沒有好轉
- 膝關節X光檢查結果達一定程度退化,但尚未需更換人工膝關節(依醫師判斷)
- 診所/醫院需檢附同一院所經治療六個月無效之就診病歷、用藥紀錄及病患膝關節 X 光照片。
- 若更換診所/醫院,可持原就診紀錄繼續注射玻尿酸治療關節,不需要再重新進行6個月的保守治療

※在玻尿酸注射的治療期間,健保不給付止痛消炎藥、類固醇注射劑或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的費用
※同一部位的其他復健治療,不可以跟玻尿酸注射同時進行
💉 健保給付的玻尿酸注射有哪些形式?
- 傳統型(3針劑、5針劑):
無明確健保規範,但常見方式為
▪️3針劑型:每週1針,連續3週,半年為1次療程,每年最多2次療程。(常見品牌:欣衛(Synvisc)、膝爾康(Hyalgan))
▪️5針劑型:每週1針,連續5週,半年為1次療程,每年最多2次療程。(常見品牌:雅節(Artz)、舒關(Hikamilon))
- 長效型:
分為兩種,每次療程1針
▪️1針可維持6個月療效:每年最多2次療程(常見品牌:海捷特 (Hya-Joint))
▪️1針可維持12個月療效:每年最多1次療程(※無健保給付品牌,常見自費品牌:海威利 (HYVISC))
📝 提醒:實際給付類型依健保申報項目、院所藥材進貨情形與醫師建議而定。還有,健保是部分給付,不是全額免費喔!
When|什麼時候該考慮施打?
越早越好,趁早治療。
即使是未達健保給付標準,在醫師的評估下,仍可以自費進行治療。玻尿酸可以緩解疼痛、改善關節健康,即使未達健保給付,及早治療有助於維持膝蓋健康、延遲退化.可以讓膝蓋舒服得更加長長久久。
根據Kellgren和Lawrence分類系統,在臨床上將退化性關節炎分成五個等級,依程度給予相對應的治療。關節的退化跟常常以為的變鬆、變寬不一樣,反而是因為骨質增生的關係,縫隙變得越來越窄,然後骨頭就會彼此磨損、變形。
第0級(最輕的):正常的膝關節,健健康康,軟骨未磨損,也沒有骨刺。
第1級:關節縫隙疑似開始變窄、懷疑可能有骨刺生成。
第2級:關節縫隙稍微變窄,已經可以看到骨刺生成。(👈️從這邊開始符合玻尿酸注射標準)
第3級:關節縫隙明顯變窄,看到多處明顯的骨刺生成,走路開始很痛。
第4級:關節間隙幾乎或完全消失,軟骨已經因磨損消失殆盡,硬骨也因為互相磨損而變形,行動困難。(👈️需要置換人工關節)
包含運動復健、口服止痛藥物之外,也會在關節內注射玻尿酸、類固醇來改善狀況。
‼️即使用了藥物,或著有玻尿酸的輔助治療,運動跟復健依然是優先選項。
膝蓋退化可以考慮像是健走、游泳、核心肌群訓練等……這些對膝蓋負荷較小的運動。
讓我們從第0級就開始動起來!動次動次、不生骨刺,因為唯有持續進行適度的運動,才能夠維持健康的體能。
How|施打過程怎麼進行?需要注意什麼?
玻尿酸的注射過程很簡單,也不會花太多時間。
- 諮詢醫師,經由醫師評估後進行注射
- 定位及消毒
- 由關節縫隙進針、注射(約15秒,依實際狀況而異)
- 休息一下就可以起身行走囉!
❗注意事項:注射後感到酸、脹、麻是正常情況
因為玻尿酸補充進關節腔,關節需要一點時間適應。通常會在前24小時比較有感,不適持續時間依人而異,可能持續約四天到兩週,但不會影響日常作息,可以透過局部冰敷減緩不適。
術後建議患者可以以坐姿抬腿運動,因為玻尿酸是比較黏彈的膠體,適當的擺動膝關節可以有利於膠體分散,讓注射的地方比較不會有異物感喔!
如果膝蓋持續疼痛,48小時內可以冰敷緩解,48小時後改為熱敷作為日常保養。
‼️雖然玻尿酸是安全的天然因子,但是如果持續疼痛,無明顯改善,請立刻回診就醫!
玻尿酸的來源大致分有微生物發酵、雞冠萃取物兩種。目前多數健保與主流使用來源為「微生物發酵」,不過也有以雞冠萃取物為主的玻尿酸類型,並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只是每人適應的狀況不同,部分患者(例如對蛋類過敏或特殊體質者)會對後者有排斥反應,在施打之前可以先向醫師諮詢使用的玻尿酸種類,並主動說明是否曾有過敏反應,讓治療過程更安心。
Where|玻尿酸可以注射哪些部位?
雖然目前健保只有輔助膝蓋關節,但該花的錢還是要花,可以保養的話,一定要保養起來!
玻尿酸除了膝關節的治療,也常用於以下部位:
✅手腕關節
✅手肘關節
✅肩關節
✅髖關節(骨盆與大腿骨的連接處)。
人體的關節結構相似,其構造包含軟骨、關節腔、韌帶等組織。玻尿酸可以補充關節滑液、潤滑關節、鎖住水份,讓關節減少摩擦的不適、吸收碰撞的振動,降低軟骨磨損及疼痛,因此對人體各部位的關節健康都有所幫助。
✨除了直接注射玻尿酸之外,也可以透過口服保健品補充玻尿酸
儘管沒有注射那麼直接有效,但做為日常保健也是不可少的要素。
市面口服玻尿酸的種類極多,從保健食品到食物(像是果凍、優格等等)都有,切記在選購時要選用來源安全、優質的玻尿酸喔!
Which|關節玻尿酸 vs 類固醇、止痛藥、貼布、PRP、HA-PRP
類固醇
止痛效果最佳,不過副作用也較多,長期使用可能會造成消化道出血、骨質疏鬆、傷口難以癒合等狀況。
但只要在正確的時機、位置、次數使用,類固醇依然是十分有效的治療方式,不需要因擔心副作用而拒絕治療。
請記得與醫師嚴謹討論用藥問題,切勿擅自使用。
非類固醇藥物
止痛效果佳,長期使用可能會有消化性潰瘍、影響腎臟功能等副作用存在。
痠痛貼布
止痛效果較差,但安全性高,分中藥及西藥兩種,中藥成分主要為冬綠油(消炎止痛),西藥貼布成分主要為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
Platelet-rich plasma(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注射治療)
透過抽取自體血液進行離心、純化後,製成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注射回關節腔內的生物性療法。

PRP排斥反應低,可以促進韌帶、膠原增生,並改善軟組織傷害,在長期療效上有著不容小覷的作用——但這不是神仙妙藥,仍需配合良好的作息及復健治療,與玻尿酸一樣,適用於第2級、第3級的退化性關節炎。
根據Mayo Clinic的臨床研究:「許多患者的疼痛在注射後可緩解 6 至 12 個月。成功率大約為 60% 到 70%,意指在注射後疼痛與活動功能改善達 50% 以上,且可維持 6 至 12 個月。」
PRP並非藥物止痛劑,是刺激自體修復的生物性療法,其作用也與玻尿酸不同。
好處:
1、副作用低,低感染風險。
2、維持時間久,可維持 6 至 12 個月。
壞處:
1、短暫發炎反應(如腫脹、熱、痠)明顯。
2、需一段時間(約二至四周)才見效。
3、費用較高,無健保給付。
‼️PRP與玻尿酸並非對立關係,其作用機制與適用人群不同。前者是透過自體血液回注,誘導關節修復,屬長期療效;後者則是主要增加潤滑、減震,而非修復組織,在短期內可以較迅速消炎、止痛。
HA-PRP(融合高濃度玻尿酸及PRP)
將玻尿酸與PRP結合的新興療法,在技術改良下,相較於單獨注射玻尿酸或PRP更有效果,但目前數據佐證較少,且價格較為高昂。

⚠️HA-PRP屬於新興療法,其效果及副作用仍需更多研究資料及數據佐證,使用時須謹慎評估,無論是任何治療方式,都應至有口碑及信用的診所/醫院,與醫師協商討論。
玻尿酸注射關節炎常見Q&A

Q1、高血壓跟糖尿病可以打玻尿酸治療嗎?
高血壓:需經醫師評估,理論上可行。
因為在關節處施打的玻尿酸僅為局部治療,並非全身性給藥,不會對血壓造成直接影響。
但如有其他心血管疾病或正在服用藥物,為避免與玻尿酸造成交互作用,請記得要提前告訴醫師!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可以打玻尿酸,但即使是糖尿病患者,每個人的體質及藥物過敏史也不同,仍需經由醫師評估診治。
※如果有敗血症、局部感染(像是蜂窩性組織炎),不推薦在治療期間進行玻尿酸注射。
Q2、吃葡萄糖胺就夠有效嗎?
保健食品只能作為保健用途,在初期可以透過攝取葡萄糖胺改善發炎症狀,但無法取代臨床治療手段,也不具備修復軟骨的作用。
如有症狀,請依循正常的醫療管道進行診治。
Q3、注射玻尿酸的期間可以吃止痛藥嗎?
可以,雖然沒有健保輔助,但是止痛藥仍可在日常生活中依照情況使用。
‼️由於止痛藥的品牌及成分眾多,不能一概而論,建議詢問醫師可以服用哪些品牌的止痛藥。
Q4、自費玻尿酸價格落在哪裡?
價格依劑量、劑型、診所、地區而異,治療關節炎用的玻尿酸,每針從數千元至數萬元不等,屬於醫療院所自訂價格範疇,目前無統一規範,建議至熟悉的診所/醫院確認。
根據2022年亞東醫院骨科部的公開治療費,其價格可大致參考如下(※會因時間及不同診所有所落差喔!)

Q5、第4級就只能換人工關節了嗎?
是。但這不代表末日,換完人工關節後只要維持正常作息、適當運動,多注意保養及膝蓋狀況,還是可以健康活動,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