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脫皮尤其是「臉脫皮」的困擾

臉脫皮的困擾不外乎有這些:
- 上妝很困難
對於女性來說,上妝前看到脫皮如臨大敵,短時間之內如果無法給肌膚補水,化的妝可能當下就起屑,整天也都要擔心斑駁與掉妝!!!
- 任何保養品都不夠力
如果只是小面積的皮膚脫皮,還能夠靠精華液或水乳補救… 但是情況失控時,比如臉頰或下巴都出現,感覺任何保養品(跟錢)都被吸進黑洞,在皮膚與臉部起不了任何作用。
- 有時會脫皮到刺痛又紅腫
如果無視臉脫皮,很有可能皮膚脫皮到泛紅又刺痛,這時上任何保養品只會更折磨。
- 換季可能更嚴重
臉脫皮就像不定時炸彈,雖然知道冬天臉脫皮很常見,但夏天也會因為待冷氣房、飲食習慣改變,偶爾爆發一下臉脫皮,讓人懷疑人生。
而針對「臉脫皮」的困擾,也會因為你在不同的年齡層,導致造成的原因也會有所不同。
不同年齡層都可能遇到「臉一直脫皮」
從新生兒到年老時期,每個階段都可能會遇到臉一直脫皮的狀況。
| 年齡層 | 常見脫皮原因 | 說明 |
|---|---|---|
| 嬰兒 | 脂漏性皮膚炎 | 在新生兒與嬰兒很常見, 皮膚會出現脫屑、泛紅或油膩狀況。 |
| 青春期 |
|
|
| 年輕人(30歲以前) | 換季、膚質影響 | 乾性或混合性膚質尤其在季節交替時, 容易出現乾燥脫皮。 |
| 熟齡(30歲以後) |
| 年齡增長後保水力下降, 對於外在環境的影響更加敏感, 遇到季節交替時脫皮也更明顯。 |
| 老年 | 結構老化、皮膚斑點 | 皮膚結構退化,常伴隨老人斑、曬斑 與嚴重乾燥導致的脫皮。 |
乾性肌膚是長期碰到臉脫皮狀況,但也有些人是在特定年齡過後,感受到肌膚老化與水分減少:
- 膠原蛋白與彈性纖維流失 → 皮膚屏障功能下降,容易乾燥脫屑
- 皮脂分泌減少 → 缺乏天然油脂保護,水分更容易流失
- 荷爾蒙變化(特別是女性更年期前後) → 會加速皮膚乾燥
- 外在環境影響 → 如長期日曬、空調或氣候變化,都會放大乾燥問題
常見皮膚脫屑原因與臉脫皮原因大解析
常見的臉皮膚脫屑原因,包括本身膚質保養不當、環境變化、過度清潔、紫外線、年齡因素與皮膚疾病,下方我們會做更詳盡的解析,幫助你找到自身臉脫皮的可能原因。
臉乾燥脫皮?本身膚質的影響
雖然說大家想到臉脫皮,直覺性認為只有乾性肌膚,才有這個困擾,但實際上不同膚質的人,是好發臉脫皮的位置是不同的。
- 乾性肌膚:本身缺乏油脂的保護,整臉很容易乾燥脫皮。
- 油性肌膚:看似油,但過度清潔或藥物使用,會讓鼻翼與下巴脫屑。
- 混合性肌膚:兩頰與鼻翼容易乾燥脫皮,T 字部位卻容易出油。
- 敏感性肌膚:一遇到化妝品或環境刺激,就容易脫皮伴隨紅癢刺痛。

環境與氣候變化
尤其在溼度降低的情況,比如換季、乾燥冬季或長時間待在冷氣房,都會讓皮膚水分大量流失,造成臉乾燥脫皮。
過度清潔,清潔產品可能是元凶
- 市面上很多強調深層清潔的洗面乳,或是去油產品,長期使用也會因為清潔力過高,導致臉部失去保護屏障,導致臉部脫皮。
- 有的人為了去油,喜歡用較高的水溫洗臉或洗澡,這也是過度清潔的一種喔!
紫外線與日曬
長時間曝曬是容易破壞皮膚結構,造成皮膚脫皮,甚至伴隨紅腫與曬傷。
而紫外線對於皮膚的傷害,可以說是非常全面性的,不僅僅只有乾燥,像是斑點、皺紋與缺乏彈性,都跟過度或長時間日曬拖不了關係。

年齡影響
隨著年齡增長,膠原蛋白與彈力蛋白的流失讓肌膚呈現「斷崖式崩塌」,皮膚脫皮乾燥的症狀也逐漸頻繁,許多人都是在27-30歲開始,明顯感受到皮膚質地的變化。

擦 a 酸脫皮超嚴重!又痛又紅難招架
醫師開立的外用A酸藥膏或是口服A酸,都很可能會讓皮膚脫皮又乾燥,甚至要經歷一段爆痘期。

小編自己有口服A酸一年的經驗,可以分享自己的脫皮史
- 我是每天服用20mg的A酸,一天一次,大概過了一個星期,臉部油脂下降不少,同時也許多大痘痘在冒出來。
- 吃滿一個月後,爆痘期整個很讓人懷疑人生,膿包與白頭、臉乾燥脫皮與紅腫,所有慘案在臉上無限循環。
臉乾燥脫皮的程度,是臉碰到水都超級刺痛,而且不只臉部,身體部位也明顯乾燥,甚至也跟著脫皮。- 大概到第五個月,臉部多半剩下戰後的疤痕,但臉脫皮的情況很頻繁,所以疤痕其實也掉得很快。
a 酸脫皮的症狀,變成是在過程中難以避免的,除了要克服自己的焦慮以外,定期回診跟醫師溝通,也能減緩臉部不適跟心理壓力。
a 酸脫皮原因
- 加速角質更新:A 酸會促進皮膚細胞代謝與角質脫落,造成暫時性脫皮。
- 破壞皮膚屏障:使用初期會減少角質層的完整性,使皮膚防禦力下降,更容易乾燥與脫屑。
- 降低皮脂分泌:A 酸能抑制皮脂腺活性,減少油脂分泌 → 缺乏油脂保護後,水分更易流失。
- 刺激性反應(Retinoid Dermatitis):初期使用常出現紅腫、乾燥、刺痛,這是「A 酸反應期」的典型表現。
特定部位的臉脫皮原因
下巴脫皮原因
下巴脫皮常見的原因不外乎是清潔、賀爾蒙與生活習慣導致:
- 由於下巴的位置與嘴巴很接近,因此下巴發生泛紅與脫皮這類的發炎反應,也可以觀察嘴的周圍是不是有一樣的情況。也因為下巴距離嘴巴很近,像是牙膏沒有洗乾淨或是吃到不乾淨的東西,很容易都會引起脫皮或泛紅。
- 女性如果是長痘伴隨輕微的泛紅與脫皮,在經期中的黃體期,體內的雄性賀爾蒙會逐漸升高,皮膚分泌的油脂就會容易引發長痘與毛孔堵塞。像這個就屬於周期性發作,可以觀察看看自己臉部的狀態做判斷。
- 許多人的習慣是用手托住下巴,或是想事情時,無意間的觸碰下巴,而光是手部的細菌就高達40萬個,當然很容易引起發炎或感染!長期下來就可能會讓下巴變得非常容易皮膚敏感又脫皮。
臉頰脫皮原因
臉頰脫皮則是有許多人因為天生膚質而有局部脫皮現象:
- 混和性肌膚的人,T字部位雖然會出油,但臉頰兩側卻是偏乾的,這時在保養上若沒有分區處理,就會造成臉頰脫皮。
- 乾性肌膚的人只要換季或是吹很久的冷氣,也滿容易造成臉頰缺水而脫皮。
鼻翼脫皮原因
鼻翼脫皮的原因,反而很容易發生在油性與混和性肌膚的人:

- 當油脂分泌旺盛,又代謝不了角質時,就會表面油油的、裡面乾乾的,就脫皮了。像小編屬於油性肌膚,紅紅又脫皮的鼻翼就超級困擾。
而不管是上述哪一種原因造成的臉部脫皮,只要持續發生,並且泛紅發炎,極其感到不舒服,就應該要尋求專業皮膚科醫師,才能找到真正的原因緩解不適喔!!
臉脫皮改善方式:外用與醫美方案有哪些?
外用改善臉脫皮方式
| 改善方向 | 常見成分/產品 | 說明 |
|---|---|---|
| 基礎保濕 | 玻尿酸、甘油、神經醯胺 | 幫助角質層吸水與鎖水,修復皮膚屏障,減少乾燥脫皮。 |
| 舒緩修護 | 積雪草、燕麥萃取、維生素B5(泛醇) | 鎮定紅癢與刺激,減少因乾燥引起的敏感。 |
| 油脂補充 | 乳木果油、角鯊烯、荷荷芭油 | 適合乾性與熟齡肌,補充缺乏的皮脂,維持皮膚柔軟度。 |
| 屏障修復 | 神經醯胺、膽固醇、脂肪酸 | 重建皮膚天然屏障,避免水分散失。 |
| 避免刺激 | 溫和洗面乳(不含皂鹼、SLS)、不含酒精化妝水 | 減少過度清潔與二次刺激,避免脫皮惡化。 |
| 防曬保護 | 物理性防曬(氧化鋅、二氧化鈦) | 防止紫外線造成水分流失與光老化,避免因日曬加劇脫皮。 |
| 加強修護 | 維生素E、玻尿酸精華液 | 在換季或乾燥時期,加強夜間修護,避免膚況惡化。 |
醫美方式改善臉脫皮
1. 水光針
- 原理:
水光針是由透明質酸或類似保濕劑注射到真皮淺層或中層,以提升全臉或局部肌膚的含水量,提供即時的水潤與膨潤感。
除了保濕,也可能有輕微刺激膠原蛋白與彈力蛋白的幫助,改善細紋、使肌膚質地更細緻。
- 適用人群:
- 熟齡肌覺得肌膚乾燥、暗沉、細紋明顯者。
- 曾經有脫皮問題、皮膚屏障受損者,希望提升潤澤與改善整體光澤。
- 注意事項與風險:
- 選擇正規診所與使用正品材料。
- 注射後可能有微腫、針孔紅、局部敏感,通常幾天內回復。
- 術後保濕與防曬仍須嚴格。
2. Profhilo(逆時針)
Profhilo(逆時針)是一種醫美注射方式,比傳統玻尿酸或單純保濕水光針更偏重於肌膚重塑與皮膚質感全面改善,而非單純體積填補。
- 原理:
- Profhilo 採用的是高純度透明質酸,利用特殊技術(例如高低分子量透明質酸混合),使透明質酸在真皮中分布較為均勻,可刺激膠原蛋白與彈力蛋白生成。
- 不是為了立即填補凹陷或改變輪廓的體積注射,也不是單純的保濕針,而是著重於改善皮膚鬆弛、提升彈性、改善光澤與質地。
- 幫助:
- 可以改善暗沉、皮膚乾燥與粗糙,使肌膚看起來更水亮、有光澤。
- 在提升皮膚彈性、細紋、鬆弛的改善上幫助明顯。
- 持久度視生活習慣與保養搭配而定,多數情況下可維持約 5~6 個月,甚至更長。 能穩定換季敏感肌膚,讓泛紅乾癢等皮膚問題更趨溫和,讓肌膚有更好、更健康的屏障,加強修護、減少脫皮,更有臨床案例可改善皮癬等狀況肌膚。
- 適用對象及療程設計:
- 適合中年或熟齡肌膚發現鬆弛、彈性與光澤下降者。
- 希望改善初老、細紋、乾燥粗糙者。
- 術後注意事項:
- 選擇操作經驗豐富、專業評估完整的診所,以確保注射點與劑量適合個人膚況。

臉脫皮常見問題(FAQ)

Q1:為什麼冬天臉特別容易脫皮?
A1:冬天氣候乾燥、溫差大,加上冷風影響,皮膚屏障受損,導致水分流失增加,因而更容易出現臉脫皮的情況。
Q2:臉脫皮是不是代表皮膚太乾?
A2:不一定。臉脫皮除了乾燥,也可能因為使用含酸類保養品(如a酸)、過度清潔、紫外線曝曬或皮膚疾病(脂漏性皮膚炎、異位性皮膚炎)造成。
Q3:擦 A酸脫皮正常嗎?需要停用嗎?
A3:使用 A酸初期常見脫皮,一般屬於正常反應。但如果脫皮嚴重、伴隨紅腫刺痛,建議減少使用頻率或停用,並諮詢專業皮膚科醫師。
Q4:為什麼下巴容易脫皮?
A4:下巴屬於容易聚集油脂與角質的部位,加上口罩摩擦、荷爾蒙影響,常導致屏障受損或乾燥脫皮。
Q5:臉頰脫皮的原因和下巴一樣嗎?
A5:臉頰容易因乾燥、過敏或換季導致脫皮,和下巴的荷爾蒙及摩擦性脫皮有些不同。
Q6:鼻翼脫皮是因為太乾嗎?
A6:鼻翼脫皮除了乾燥,還可能因為皮脂分泌旺盛、清潔過度或脂漏性皮膚炎導致,建議使用溫和清潔與保濕修護。
Q7:臉一直脫皮怎麼辦?
A7:先確認原因(乾燥、保養品刺激、環境影響或皮膚疾病),再對症改善。一般建議加強保濕、防曬、避免過度清潔,必要時尋求皮膚科醫師協助。
Q8:皮膚脫屑和臉脫皮有差嗎?
A8:皮膚脫屑是廣泛描述,可能發生在身體任何部位;臉脫皮則專指臉部,成因多與環境、清潔習慣、保養品使用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