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皮膚乾癢怎麼辦?濕疹 v.s 乾燥型濕疹|各年齡層保養攻略!

目錄

冬季皮膚乾燥癢。

低溫與空氣乾燥導致的皮膚乾燥癢

冬天最常聽到的抱怨就是「皮膚怎麼又乾又癢?」

隨著氣溫下降,室內/外的「濕度」跟著走低,角質層原本的保水力也跟著減弱,皮膚就容易出現緊繃、脫屑,甚至晚上特別癢。

很多人會覺得「已經擦乳液了,怎麼還是乾?」其實這和環境有關。

醫學研究【Engebretsen et al., JEADV, 2016】就提到,
低溫再加上乾燥空氣,會讓皮膚屏障變弱,水分流失增加(TEWL),於是肌膚更容易被風吹、衣物摩擦或清潔習慣刺激。

冬季低溫與低濕度會影響皮膚屏障功能下降
Engebretsen et al., JEADV, 2016

而進一步的小老鼠動物實驗【Denda et al., J Invest Dermatol, 1998】也發現,長時間處於低濕度環境,會造成表皮細胞過度增生並伴隨發炎反應,這說明了為什麼冬季或乾燥季節,像異位性皮膚炎、牛皮癬這類皮膚疾病更容易惡化。

皮膚乾燥癢與暖氣使用的關聯

天冷時,許多人會開暖氣或用電暖器,雖然能讓室內更溫暖,但也會讓空氣變得更乾燥,加速皮膚水分流失,進而出現皮膚乾燥癢的問題。

冬季室內環境對皮膚的影響:揭秘韓國皮膚狀況的變化
Park et al., 2023, Skin Res Technol

韓國一項臨床研究【Park et al., 2023, Skin Res Technol】很有意思,他們讓受試者在低濕度開著暖氣室內待 了6小時
結果皮膚就出現粗糙、毛孔變明顯,水分流失也明顯增加。

換句話說,不需要等好幾天,短時間就能感受到乾癢帶來的不適

另外,有篇醫學綜述【Engebretsen et al., 2016, JEADV】也強調,
濕度太低會讓角質層的水分含量下降,經表皮水分流失(TEWL)升高,皮膚更容易變得粗糙、發癢。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冬天待在暖氣房裡,很多人覺得皮膚乾得特別快。

而長期暴露在低濕度的動物實驗中,也觀察到角質形成細胞增殖及發炎反應【Denda et al., 1998, J Invest Dermatol】。

這些研究都共同顯示:暖氣與低濕度是冬季皮膚乾燥癢的重要原因,若未搭配保濕與濕度管理,容易使乾性皮膚與濕疹族群症狀加重。

臉脫皮

乾燥型濕疹引發的皮膚乾燥癢

所謂的『乾燥型濕疹』,又叫『龜裂性濕疹』,最常在冬季乾冷的時候出現。

天氣一冷,空氣裡的濕度跟著下降,皮膚水分快速蒸發,很容易變得乾燥粗糙
再加上長時間開暖氣,或習慣泡高溫熱水澡,皮脂膜被破壞,皮膚的保護力更弱,濕疹就更容易被誘發。

這種情況在乾性肌或年紀較大的族群最常見,常見表現就是小腿、手臂外側開始紅癢、脫屑,有時甚至裂開,像魚鱗或方格狀的紋路。

很多人晚上特別覺得癢,嚴重時還會影響睡眠品質。

冬季濕疹引發的皮膚乾燥癢

冬季濕疹是較為廣義的稱呼,但其名稱來源就是『乾燥型濕疹』在乾冷的冬天的較常出現,

故許多醫師與皮膚科組織會把兩者視為同一種狀況,冬季溼疹與跟乾燥型溼疹本質上並無不同,
只是因為「冬季」的低溫和乾燥的環境,更容易讓皮膚的水分和油脂大量流失,屏障功能變弱,
於是出現搔癢、紅斑、脫屑,甚至裂開像碎石路般的紋路。

這種情況常見在小腿、手臂外側或身體側邊,而且晚上特別癢。

乾性膚質、長時間待在暖氣房、喜歡用高溫洗澡或過度清潔的人,更容易被這類問題找上門。

乾肌、長時間吹暖氣、愛洗熱水澡或清潔過度的人更容易中標。

  • 建議可以做這四件事改善:
    • 不用到戰鬥澡,但可加快洗澡速度,溫水就好,盡量避免用太高水溫洗澡
    • 洗澡後 5 分鐘內厚擦霜類或保濕膏
    • 室內濕度維持在40–60%中間。
    • 若已經抓到破皮、滲液或影響睡眠,就該看盡速至皮膚科掛號看診。
冬季濕疹皮膚狀態
左方皮膚示意圖擷取自:早安健康
右方柏油路示意圖擷取自:中華鋪面研究室
項目乾燥型濕疹(龜裂性)冬季濕疹(廣義稱呼)
常見部位小腿前外側最典型小腿、手、軀幹、易摩擦處
典型外觀乾燥、龜裂/方格紋理、細屑紅、癢、抓痕、脫屑
主要誘因低溫、低濕、年齡、過度去脂低溫、低濕、熱水、清潔過度
基礎照護同右;必要時就醫評估外用藥物溫和清潔+即刻保濕+防曬
參考來源DermNet(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Cleveland Clinic美國皮膚科醫學會(AAD)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天生皮膚乾燥癢還是後天影響?

乾性肌膚|天生水分保持力較弱

乾性皮膚』也就是俗稱的「乾肌」,
有些人一出生就是乾肌,皮膚油脂天生比較少,加上缺乏足夠的天然保濕因子,像:皮脂膜、神經醯胺
角質層的鎖水力比較弱,結果就是,不僅冬天,平常也容易覺得乾、繃、癢,甚至一到乾冷環境,問題就更明顯

這類膚質的人最大的感受就是:不論擦什麼都感覺撐不久
其實不是產品沒效,而是皮膚屏障本來就比較薄弱,所以水分留不住。

總結一句:乾肌不是病,但需要更穩定的保養節奏,才能避免「冬天乾癢」年年上演。

 

配合美上美皮膚科頻道的影片,可以更直觀地理解乾性肌膚的七大形成原因,記得繼續搭配內文一起觀看喔:

乾燥肌膚|後天導致皮膚缺水

不是所有的乾肌都是「天生的」,很多人本來油水平衡還算正常,
但因為生活習慣或環境影響,皮膚後來變得容易乾,這就屬於「後天乾肌」。

常見的原因包括:
冬天長時間待在冷又乾的環境裡,或是每天洗太熱、太久的澡,讓皮脂膜被沖掉
再加上過度使用含酒精香精的清潔品,皮膚的屏障慢慢變薄,水分就更容易流失。

作息不規律壓力大,也會讓皮膚修復能力下降

後天乾肌的重點不是「缺少什麼先天條件」,而是角質層保護力被削弱,
簡單來說,後天乾肌不是沒救,而是要調整習慣,重建皮膚屏障,只要清潔、保濕、防曬做到位,乾癢狀況就能明顯減輕。

天生乾性肌膚 v.s 後天乾燥肌膚|比較表

分類形成原因特徵表現保養重點
天生乾肌皮脂分泌天生不足,天然保濕因子,
如:皮質膜、神經醯胺偏少
全年容易感到緊繃,冬天更明顯;常見脫屑、乾癢洗澡後5分鐘內塗厚重保濕霜;
選成分單純滋潤型產品;防曬必做
後天乾肌長期環境或習慣影響:
暖氣、熱水澡、清潔過度…等
膚況原本正常,但遇到冬天或乾冷環境時突然變乾、發癢減少過度清潔,改用溫和清潔;
養成洗後立即補水;適度保持室內濕度

⚠️無論是哪一類,「皮膚乾燥癢」都離不開三大原則:保濕、防曬、避免刺激

各年齡層皮膚乾燥癢原因。

嬰兒頭皮乾燥脫皮|脂漏性皮膚炎

新生兒和小嬰兒常見的 『脂漏性皮膚炎』,民間又叫「乳痂」或「頭垢」。

這不是清潔不足的問題,
而是因為嬰兒的油脂分泌本來就比較旺,加上角質代謝還不成熟,油脂和角質混合後,就會在頭皮形成一層黃褐色或棕色的鱗屑

這些鱗屑雖然看起來厚重,甚至有點像小結痂,但大部分的寶寶其實不會感到不舒服,也不是什麼傳染病。
常見的情況就是頭皮乾燥脫屑,有時候會一路延伸到眉毛耳後小臉頰

乳痂最常出現在出生滿3 週到 1 歲左右的嬰兒身上,隨著油脂分泌慢慢變穩定,通常會自己好轉,
在家處理其實也不難,像是洗頭前先用嬰兒油或凡士林軟化,再用溫水輕輕清潔,就能幫助改善。

但如果狀況持續、合併紅腫或滲液,就需要盡快請皮膚科醫師評估。

小嬰兒:異位性皮膚炎、脂漏性皮膚炎、口水疹
圖片擷取自:朝沐和安

年輕人皮膚乾燥癢|乾裂狀況

年輕人雖然油脂分泌較多,但在冬季風吹、熱水刺激或長時間摩擦下,皮膚的水分還是容易流失。

當保護屏障被破壞,就會出現皮膚乾燥癢,常見情況像是臉部脫屑、後腳跟龜裂。

這些乾裂表面上只是小狀況,但可能伴隨刺痛或發癢,嚴重時甚至影響日常生活。

除了天氣乾冷頻繁清潔運動摩擦忽略即時保濕,也會讓乾裂更明顯,皮膚摸起來粗糙,甚至出現細小裂縫。

與其過度清潔,不如減少刺激並加強保濕,才能真正改善並避免反覆發作。

皮膚乾裂圖
左方皮膚乾裂脫皮圖片擷取自:DRX達特仕
右方腳後跟龜裂圖片擷取自:ETtoday健康雲 > 優活健康網

老年人皮膚脫屑引起的乾燥癢

很多長輩一到冬天就特別容易出現皮膚乾燥癢。

因為隨著年齡增長,皮脂分泌減少皮膚保護力下降,就更容易脫屑、緊繃或龜裂,晚上入睡時癢感也會加重,甚至抓到留痕。

臨床研究也指出,銀髮族皮膚乾燥癢的盛行率超過五成,與皮脂天然保濕因子減少有關,在冬季低濕度下更容易惡化。

除了皮膚乾燥癢,很多長輩也會注意到老人斑,
這些斑大多是長期日曬造成的色素沉著,本身通常不會讓人覺得癢。
如果皮膚乾燥,斑點就容易變得粗糙或顏色加深,再加上反覆抓癢,還可能引起局部發炎或色素沉著,看起來就像是老人斑惡化了一樣

簡單來說,老人斑和皮膚乾燥癢並沒有直接關係。老人斑本質上只是日曬留下的痕跡,但乾燥會讓它更顯眼,甚至因搔癢抓痕而出現「斑駁」感,容易和老人斑混淆。
如果發現斑點突然變大、顏色不均,還伴隨脫屑或癢痛,就要盡快給皮膚科醫師檢查,避免錯過病變的早期徵兆。

⚠️簡單來說,老人斑皮膚乾癢沒有直接關係
老人斑本質上只是日曬留下的痕跡,但乾燥會讓它更顯眼,甚至因搔癢抓痕而出現「斑駁」感,容易和老人斑混淆

⚠️如果發現斑點突然變大、顏色不均,還伴隨脫屑癢痛,就要盡快給皮膚科醫師檢查,避免錯過病變的早期徵兆。
 對年長者來說,控制皮膚乾燥癢不只關乎舒適感,也能避免與老人斑混淆,減少忽略病變的風險

皮膚乾燥癢該怎麼保養?

冬天一到,許多人就會感覺皮膚乾燥癢,伴隨脫屑、緊繃,有時甚至會抓到睡不安穩。

要改善並不困難,其實只要掌握幾個重點:

  • 清潔避免熱水久泡,選擇成分單純、溫和的潔膚產品,不要過度去油
     
  • 保濕洗完澡後 5分鐘內,立刻塗抹乳霜或含神經醯胺的保濕膏,把水分「鎖」在皮膚裡。
     
  • 營養日常飲食多攝取深海魚、堅果,補充補充 Omega-3脂肪酸維生素 E,幫助維持皮膚屏障。
     
  • 防曬別忽略冬天的紫外線,出門還是要記得防護。

一句話總結:清潔要溫和、保濕要即時、防護要確實,就能明顯減輕冬季皮膚乾燥癢的不適。

改善方向建議做法注意事項
清潔使用溫水、溫和清潔品避免過度摩擦
保濕洗澡後立即塗乳霜建議選神經醯胺或玻尿酸成分
營養攝取魚油、堅果、綠色蔬菜均衡飲食為主
防曬出門塗防曬乳、加強物理防曬,如:戴帽子、墨鏡…等冬天也要注意紫外線

 

冬天的皮膚乾燥癢,其實多半和環境的低溫、低濕度、暖氣使用,以及天生或後天的膚質有關。

從嬰兒的乳痂,到年輕人的乾裂,再到銀髮族常見的脫屑與老人斑,每個年齡層都有不同的困擾。

只要掌握「清潔溫和、洗後立即保濕、維持濕度、防曬不鬆懈」這些基本原則,大部分乾癢狀況都能改善。

⚠️若出現持續紅腫、破皮或癢到影響睡眠,記得及早就醫,才能避免小問題演變成大麻煩。

 


免責聲明
歡迎體驗我們的網站!為確保您的使用體驗,請細閱以下溫馨提醒:

本網站所提供的所有內容與醫美療程資訊,旨在協助您認識相關資訊與保養知識,並提升生活品質,但不構成專業醫療診斷或治療建議。療程成效因人而異,實際效果需依個人體質、膚況與專業醫師評估而定。建議您在接受任何療程或產品前,先行諮詢合格醫師,以確保最符合您的需求與健康狀況。我們對未經專業諮詢或不當使用所引發的問題不承擔責任。

我們致力於提供正確、即時的資訊,但仍可能存在更新延遲或內容調整,敬請理解。本網站保留隨時修改內容的權利,感謝您的支持!網站可能包含第三方連結,其內容由原單位負責,本網站無法承擔相關責任。

網站所有內容皆受著作權保護,請勿未經許可複製、轉載或用於商業用途。於法律允許的最大範圍內,我們對使用網站資訊或接受療程後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不承擔責任。

如有任何疑問,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繫!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認同並接受本聲明,期待與您一同綻放自信光采!